一线直击:创作大咖支招纪录大片如何炼成-爱上纪录片
9月22日晚,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在嘉峪关关城开幕。本届电影展深入研究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主题、探索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方法,并组织开展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优秀纪录片征集活动。本期爱上纪录片带大家看一看这次活动的亮点。
征集活动于今年7月中旬启动,共征集到机构和个人作品347部。经过初评,有55部作品入围。开幕式交响音乐会上,最终推优结果公布,对纪录片《国家相册》《话说长江》《望长城》《故宫》《新丝绸之路》《锦绣纪》《昆曲六百年》《颐和园》《记住乡愁》《瓷路》《美丽乡村》《百年巨匠》《过年》《本草中国》《航拍中国》《中国文房四宝》《敦煌伎乐天》《河西走廊》18部推优作品进行了回顾和颁奖。
9月23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纪录片推优作品创作研讨会在嘉峪关召开。研讨会邀请推优作品主创、专家学者、平台代表等就传统文化纪录片30年发展、创作秘籍等主题进行研讨。
“供给什么样的产品?一定会培养出什么样体格和精神气质的观众。”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本届推优活动评审会主席连辑表示,这次纪录片的推优工程工作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圣魔战记。“如果都能像这18部精品纪录片这样,不为市场诱惑所动,坚守艺术、文化的东西,那么,既有好产品,又有好市可曾记得爱场,又有好观众,这样,这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包括大众的审美水平才能够不断得到提升刘特良。”
记录,让传统文化更有温度
早期,纪录片人常常用长江、黄河、长城等载体来建构民族精神,宏大背景、象征符号成为诠释民族文化的最佳表现手段。大量跨时代作品的涌现,对于当下的创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纪录片是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包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纪录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纪录中国理事会副理事长陈宏看来,两者都包含其中。
“文化和历史不单纯是一个概念,而应该是一个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概念。”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冯雪松表示,从早期的《望长城》《话说长江》到之后的《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在历史和文化的追寻上,央视纪录频道这些年的努力可以说已见到成果。未来的一年查建英,纪录频道还将围绕国家战略和提升国际形象来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名片的纪录片,令中国纪录片在世界上产生更大的反响。“关于文化和历史的坚守可能有一些曲折,但作为纪录人不仅是反映当下,还要传承历史结肠黑变病,更要坚持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沉下心思反观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其实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当中,还有很多平凡的英雄需要去发现、发掘,还有更多的个案需要纪录片人打深井,做深耕。”
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如何吸引当下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大宋首席御医,一直是纪录片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副总监黄彩良看来,纪录片无法去引领魅祸异世,只能通过导流去令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去书本中更加系统、完整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解决了一个问题,它用纪录片的手段真正去剖析了文化的价值,而《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大家看到传统文化纪录片也能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结合《本草中国》和《本草中华》的实践,讲述了他对传统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理解。他还透露,除了《本草中华》进入东方卫视晚间黄金档外,上海广播电视台决定明年开始在东方卫视周中晚上10到11点播出纪录片,“这可能对纪录片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安徽广播电视台于2016年7月在晚间黄金档播出《中国文房四宝》,在主流卫视有效引领社会价值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禹成明认为,做传统纪录片,是一个术和道的问题。从事纪录片的人要接近历史、发现历史。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很深的内涵,怎么把我们的故事讲出去,让大家听得懂,而且能够传播,这是非常好的方式。”北京纪实频道副主任严崴表示,一对一口语传统文化怎么具备传播力王馨可,并能被更多的人所理解是一个重要话题。
在央视国际纪录公司总经理李向东看来,“文化纪录片要更加好地接近大众,让老百姓能够喜欢、能够接受,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了解观众的需求。”通过一些新技术、手段和呈现形式,传统文化纪录片也可以变得很时尚孙宇翱。“拉近、变软、让它有温度。这是传统题材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手段。”陈宏说。
传统文化纪录片也可以很“拉风”
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通过一地、一人、一故事的展现,就是希望在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当中呵护传统,在历史的讲述中突出民间生活,在交流层面上尊重个人的主观选择。展现传统文化方式,已经成为一群怀揣文化梦想的纪录片人的自觉行为羊皮卷之三。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讲故事的手法也在不断地创新。我们如何表现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该如何表达?
“在做传统文化类题材时卢晓芸,就需要团队在电视表达技巧的技术层面努力做一些突破。”纪录片《记住乡愁》总制片人王海涛更加强调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精神力量。王海涛以孝道文化的呈现为例,如果一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说教,去讲孝道,已没有现在存在的意义红花刺槐。“但二十四孝的精神在中国人的身上依然存在芭妮兰官网,依然活在当下,甚至影响着当地每一个人,依然可以影响到当下每个年轻人,它的呈现也可以很‘拉风’。”
“让纪录片变得‘拉风’可以融入很多元素陈淀,比如视觉元素、音乐元素、语言结构、故事结构方式等。”在中央新影集团董浩珉工作室主任、《瓷路》执行总导演董浩珉看来,面对文化节目时,要换一种方式,先理解要表达什么,我们的方法是否能够把表达的观念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中,调研和分析是很重要的。”
吉林电视台制片人、《过年》总编导李想用“扎根本土”“灵巧表达”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吉林电视台在传统文化类题材创作上的方向。在他看来,《过年》是成本更低,表达最自由的题材卡坦岛。“尽管第一季是村子,第二季是东北地区,第四、第五季要走出海外,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东北家乡,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己生活土地的关注。不只是长视频、短视频,其他选题和传统类过年选题在这个项目的囊括之下发挥出很多的形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作为年轻一代的纪录片工作者表达传统文化的探索。”
《中国文房四宝》是一个命题作文,但对于《中国文房四宝》总导演吴斯来说,这也是一个颇有突破性的标题。在吴斯看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广阔的视野,为节目内容的丰富性提供了一种保证。“我们不局限于中国文房四宝这个器物,而是思考通过这个器物怎么折射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为了把文化落到实处,我们拍了很多跟文房四宝有关的研究者、收藏者、传播者的故事,因为器物背后折射的是使用器物的人,他们的故事很重要,也很好看,这个是我们要展示的。”
此外,《中国文房四宝》还尽量使用了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让观众有一种视觉的奇观,“把静态的东西拍动了,何美璇尽量让器物不再生硬,让它变的灵动起来”。吴斯表示,纪录片创作一定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考虑,“纪录片创作中最重要的现实的纬度,把技术和艺术,把当下和历史,把器物和文化做一个有机的勾连,所以灵云乐队,一定要紧紧抓住现实的故事”。
文章内容来自广电时评(ID:GDSP360),爱上纪录片获授权转载,内容根据主题需要有删减。
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沙祖康简历,用纪录片看懂世界
你的片子如何拿钱?去哪评奖?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盘点 | 必藏系列
纪录片进院线冰火两重天,如何破局?丨周兵专访
梅兰芳一生扮演180多个女性形象,演得最好的一出戏却是人生
《百年巨匠—梅兰芳》丨大咖导演组创作分享录